娘惹糕
馬六甲最有名小吃是娘惹糕,而娘惹糕做得最好的當(dāng)屬峇峇查理娘惹糕(Baba Charlie Nyonya Cake),華人與馬來人通婚的后代男性叫做峇峇,女性叫做娘惹,他們做的娘惹糕最大特色是中馬美食的融合。峇峇查理家的什錦娘惹糕最有名,這些五顏六色的色彩是植物和果汁,好看又好吃,曾在馬來西亞兩年獲獎。
黑果、米苔目
參觀峇峇查理家庭工坊時,發(fā)現(xiàn)有個聞所未聞的美食,一種叫黑果(Keluak)的果子,本來生果有微毒,他們挖掉果核,水中浸泡,再埋在地下,取出之后洗干凈,填充米糕。吃的時候砸碎硬殼,配上冰鎮(zhèn)米苔目(taibak)甜品,很是美味,當(dāng)?shù)厝苏J為有滋補功效。
蘭花水、珍多冰
馬六甲的餐館很多,做娘惹菜的也不少,我們這次選擇的是一個非常有味道的地方吃,是在一座上百年的娘惹老宅—娘惹63號藝術(shù)館(Nyonya 63),藝術(shù)館的前屋是中國傳統(tǒng)服飾,后屋才是餐廳。坐在紅傘和紅燈籠下吃娘惹飯菜,是不是有點時空穿越的感覺?
烏達
馬六甲去到麻坡,參觀烏達的制造過程,從未吃過烏達。在麻坡的俊隆烏達(K&Y Frozen Food Enterprise),一位小哥正在烤一排排像是綠色竹葉,這都是烏達。烏達(OTAK-OTAK)最早流行印尼蘇門答臘群島,當(dāng)?shù)厝藢Ⅳ~肉攪碎,伴著木薯、洋蔥、椰奶等香辣香料,然后用水椰葉,或者香蕉葉、棕櫚葉包起來,兩端用牙簽穿起,烤熟即可食。
嘗了一片剛烤熟的烏達,這是我第一次吃,入口時帶著一股清香的魚肉味道,慢慢地感受到一些輕微的辣味和香料味道。在烏達生產(chǎn)工坊,看見當(dāng)?shù)毓と耸炀毜赜脙善~子包著烏達魚肉,當(dāng)?shù)厝苏J為烏達很有營養(yǎng),現(xiàn)在為了在炎熱的環(huán)境下保存不變質(zhì),開始使用冰凍烏達保鮮。
咸淡水生蠔
很多人都不知道馬來西亞也有吃生蠔的地方,它在麻坡的蠔灣(Oyater Bay)。從麻坡的Jeti Tanjung Emas碼頭坐船去Kampung parit setongkat漁村,在船上可以欣賞麻坡河的蘇丹行宮。掠過麻坡市區(qū),到了了蠔灣的小村。研究所的所長給我們介紹蠔的生長過程,這里是咸淡水養(yǎng)殖的蠔。
最期待的時刻就是品嘗,很多人都說馬來西亞沒什么蠔,于是很想知道味道如何?端上來生蠔、油炸蠔,青檸蠔、芝士蠔,大約六七塊錢一只。我最喜歡加酸辣汁的生蠔,味道可口,幾乎沒有什么腥味。坐在麻坡河邊,吃蠔、看日落,是一個特別的悠閑美食之旅。
爪哇安班飯
麻坡的一處叫做Homestay Parit Bugis的地方,這里提供一種類似國外的民宿,可以住在當(dāng)?shù)厝说募抑校€能提供本地的飯菜。主人還帶著我看了幾間房,然后我們席地而坐,開始吃手抓飯,但注意不能用左手吃。
棕櫚樹葉包著的叫爪哇安班飯(Nasi Ambeng),在爪哇島吃過一次。從印尼爪哇傳入馬來西亞的美食,馬來西亞的爪哇人最喜愛。米飯配上椰漿、咖哩雞、蔬菜、小咸魚干、炒面條、香蕉、果汁等,拍完就立即動手抓著吃了。晚上飯后,還欣賞了爪哇民族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