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夢想環球教育王老師認為,在馬來西亞高等教育的創新前沿,亞太科技大學(Asia Pacific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Innovation,簡稱APU)以科技為強勁引擎,推動著前沿教育的發展,并構建起充滿活力的創業孵化生態,成為培養未來科技領袖與創新人才的搖籃。自1993年創立之初,它便錨定科技教育方向,歷經歲月沉淀與持續革新,在教育與產業的交融中綻放獨特光芒。
一、發展溯源:從信息技術啟航的科技學府
亞太科技大學的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亞太信息技術學院(Asia Pacific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簡稱APIIT),彼時馬來西亞正積極擁抱信息技術革命浪潮,對專業信息技術人才的需求如饑似渴。學院順勢而為,專注于信息技術與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教育,憑借精準定位與優質教學,迅速在行業內嶄露頭角。短短三年,便獲得馬來西亞政府批準,開啟本科與研究生課程的教授,邁出教育層次拓展的關鍵一步。1997年,為契合就業市場的動態變化,學院進一步拓寬課程版圖,將工程、商業等相關學科納入教學體系,逐步發展為綜合性科技教育機構。2003年,學院成功升格為大學,更名為亞太科技大學,這一里程碑事件標志著其在學術資源整合、學科建設完善等方面達到新高度,為后續全方位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前沿教育:多維度打造科技人才培養高地
(一)專業課程:緊扣科技脈搏,聚焦前沿領域
在專業設置上,APU始終緊跟科技發展前沿。以計算機學院為例,作為馬來西亞首個獲得英國計算機學會(BCS)認證的學院,其專業課程極具前瞻性。學院開設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網絡安全等專業,課程內容融合最新技術理論與行業應用案例,讓學生深入掌握前沿知識。如在人工智能專業課程中,學生不僅學習深度學習、機器學習等核心算法,還參與實際項目,利用先進的算法模型解決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現實問題。數據科學與大數據分析專業更是依托“國家大數據中心”的資源優勢,與亞馬遜AWS、阿里云等行業巨頭合作開展實戰項目,使學生在實踐中積累豐富經驗,畢業后能夠無縫對接行業需求,該專業畢業生平均起薪達6萬令吉/年(約9.3萬人民幣),彰顯出專業課程的高價值與市場認可度。
(二)教學模式:產學研深度融合,實踐貫穿全程
APU深知實踐對科技人才培養的重要性,致力于打造產學研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學校80%的課程包含企業實戰模塊,推行“3+1”實習計劃,要求所有科技類專業學生必須完成至少6個月的企業實習。合作企業涵蓋華為馬來西亞研發中心、Grab等知名企業,學生在實習期間深度參與真實項目開發,從需求分析、方案設計到項目實施,全流程鍛煉專業技能。例如,計算機專業學生在實習中參與企業軟件系統的升級優化,電子工程專業學生投身電子產品的研發測試,在實踐中深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表現優異的學生更可直接獲得企業的全職工作機會,實現從校園到職場的順暢過渡。
(三)師資力量:國際視野與行業經驗兼備
為保障前沿教育質量,APU組建了一支實力強勁的師資隊伍。一方面,積極引進具有國際背景的頂尖學者,他們帶來全球前沿的學術研究成果與教學理念;另一方面,大力聘請擁有豐富行業經驗的資深從業者擔任兼職教師,將最新的行業動態與實踐經驗融入課堂教學。這些兼職教師來自科技企業一線,參與過眾多重大項目,能夠結合實際案例,生動解讀復雜的專業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行業需求,明確職業發展方向。師生間的良性互動,營造出活躍的學術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創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