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夢想環球教育李老師在關注5G技術與區域產業融合時,馬來西亞亞太科技大學通過校企共建實驗室推動教學成果轉化的模式,為東南亞產業升級提供了有力的技術與人才支撐。該校與華為、馬來西亞電信等企業深度合作,將實驗室的技術研發與東南亞產業的實際需求緊密結合,讓學生在參與真實項目的過程中提升專業能力,同時促進5G技術在當地農業、制造業、醫療等領域的落地應用。
“產業導向的實驗室研發方向”確保技術研發貼合實際需求。亞太科技大學與合作企業共同規劃實驗室的研究方向,聚焦東南亞產業的痛點問題。在“5G+智慧農業”領域,針對馬來西亞棕櫚油種植園的產量監測難題,實驗室研發了基于5G的“智能監測系統”,學生團隊在種植園部署了大量物聯網傳感器,實時采集土壤濕度、光照強度、棕櫚果生長狀態等數據,通過5G網絡快速傳輸至云端平臺進行分析,種植園管理人員可通過手機APP查看監測結果并遠程控制灌溉設備。該系統在沙巴州某種植園應用后,使灌溉用水節約30%,棕櫚果產量提升15%。在“5G+智能制造”方面,實驗室與馬來西亞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合作,開發了“5G遠程設備診斷系統”,工程師可通過5G網絡實時查看工廠設備的運行數據,遠程診斷故障并指導維修,某工廠應用該系統后,設備停機時間縮短40%,生產效率顯著提高。
“學生主導的項目研發”推動教學成果快速轉化。實驗室實行“項目負責制”,由學生組成研發團隊,企業工程師和學校教師擔任指導顧問,從項目立項、技術研發到成果落地全程由學生主導。在“5G+遠程醫療”項目中,學生團隊針對馬來西亞偏遠地區醫療資源匱乏的問題,開發了“5G遠程診療平臺”,該平臺支持高清視頻會診、醫學影像實時傳輸、遠程心電圖監測等功能。學生在沙撈越州的偏遠鄉村進行試點時,成功協助城市醫生為當地一名心臟病患者完成遠程診斷,并制定了治療方案。此外,學生團隊還研發了“5G+AR工業培訓系統”,將馬來西亞電子工廠的設備操作流程制作成AR教程,工人通過佩戴AR眼鏡,可看到實時疊加的操作指引,大大縮短了培訓周期,某電子廠使用該系統后,新員工培訓時間從3個月縮短至1個月。這些由學生主導的項目,不僅解決了企業的實際問題,還為學生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不少學生在畢業前就收到了合作企業的錄用通知。
“多方協同的成果推廣機制”加速技術惠及區域產業。學校與企業、政府部門建立了“技術研發—試點應用—區域推廣”的協同機制。實驗室的研發成果首先在合作企業進行試點應用,根據反饋進行優化完善,然后由政府部門牽頭在東南亞區域內進行推廣。在“5G+智慧港口”項目中,學生團隊研發的“5G智能集裝箱調度系統”在巴生港試點成功后,被馬來西亞交通部列為重點推廣項目,已在檳城港、柔佛港等多個港口應用。該系統通過5G網絡實現了集裝箱裝卸設備的精準調度和信息實時共享,使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提升20%。為了促進技術交流與合作,實驗室還定期舉辦“5G技術應用論壇”,邀請東南亞各國的企業代表、專家學者參加,學生在論壇上展示研發成果,與參會者交流合作意向,某學生團隊研發的“5G+VR旅游體驗系統”,通過5G網絡和VR技術讓游客足不出戶就能“游覽”馬來西亞的著名景點,在論壇上與多家旅游企業達成了合作協議。